吾书斋

吾书斋>迷悟之间(套装10册) > 低头(第1页)

低头(第1页)

低头有一个人问一位哲学家:“从地到天有多高?”哲学家回答:“三尺高!”“为什么这么低呢?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尺、五尺、六尺高吗?”哲学家回答:“所以,你超过三尺高的人身,要在天地间立足,便要懂得低头!”这段话实在深富人生哲理!古代的儒家,学子入学,先教你叩头拜师;佛教的信者,信佛要先礼拜。甚至朋友相交,也要点头敬礼。一个人如果不和人接触,随你长得有多高,随你如何昂昂乎不可一世;但是假如你要和人接触,你就必须要低头、谦卑。低头的人,象征着有礼貌;低头的人,表示懂得谦虚。低头的人生,才能前进,才能无往不利;因为低头,才能和人接触。佛教的顶礼、礼拜,是和佛陀接心;晚辈在长者前面低头垂手,这就表示要长者的认可。低头是礼貌,但是佛教有时候也不是完全要人低头,有时候昂首瞻仰,也是在行礼;甚至绕佛、绕塔,也是表示依恋,表示恭敬。因此,佛教认为该低头的时候低头,该抬头的时候抬头,该围绕的时候围绕,甚至心意观想,都视为是三业的恭敬修行。恭敬就是沟通,沟通的管道只要能表达心意的,只要对方肯得接受,就是相互尊重。在佛教里,关于低头还有另外的解释,所谓“照顾脚下”,意指一个人做事要脚踏实地,一步一脚印,要把路走好。照顾脚下,才有根本。人,为了安全,开车、走路,都要往地下看,而不会往天上看;一个人如果眼睛一直往上翻、朝上看,则必定会失败。低头,是成熟,是美德。你看,古树结实,都是垂下地来;稻穗成熟,也都是低头的样子。低头是谦卑,低头的人生会受人欢迎,中外的伟人,有的可能是昂首阔步、抬头挺胸,但如果是圣贤,必然是低头的。所以我们宁可以低头,也不要昂首挺胸。低头的人才有人缘。人缘是从低头中来;被人重视,也是从低头中来。能低头,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;能低头,必定能有奋发有为的一天。各位读者们,你们有体会过低头的美妙和好处吗?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凛冬之纪  溯源师笔记  仙临仙途  年下病娇狩猎计划  还珠之皇后万安  穿越赛博武林创乱世霸业  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  锦瑟归宁  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中国篇)  重生回来,身为鬼主的我不选他了  墨子公开课  婆婆被骚扰跳河自杀,老公却以为死的是我妈  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(中国篇)  周宝地穿越时空  名家教子书:父亲的榜样(外国篇)  全村啃树皮,我涮肉汤香万里  旺哥大反派  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外国篇)  魔鬼小说  我在午夜当铺鉴百诡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